校园动态

SCHOOL NEWS

我县两位教师荣膺临沂市第五届“最美乡村教师”殊荣

发表时间:2016/6/15 17:43:18

自2015年5月1日始,临沂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、市总工会、市教育局、市人社局、临沂日报报业集团、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了第五届“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”大型公益活动。活动开展以来,《临沂日报》、《沂蒙晚报》等新闻媒体,通过深入寻找、发掘,对20名候选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,大众网、琅琊网、齐鲁网、临沂教育网站等均开辟了专栏,也对候选教师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,共评选出了10名临沂市第五届“最美乡村教师”。我县矿坑镇薛南小学教师刘玉军、尚岩镇大庙小学教师袁秀兰当选临沂市第五届“最美乡村教师”。现将刘玉军、袁秀兰两位老师的事迹转载如下,希望全县教体系统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他们以校为家、爱生如子、乐教奉献的敬业精神,以他们为榜样,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、使命感和紧迫感,爱岗敬业,尽职尽责,努力工作,为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
 

  刘玉军:“罗锅老师”踩着凳子板书

 

在临沂兰陵县矿坑镇薛南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,他的头抬不起来,站立时眼睛看不到黑板,胳膊抬不起来,只有站到板凳上才能板书,身体佝偻,弯腰驼背,像个木偶人,他就是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罗锅老师的刘玉军。

  刘玉军默默耕耘了30个春秋,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,什么是毅力和坚强,什么是敬业和奉献,他用生命演绎着人生奇迹。

孩子们最爱刘老师

  23日,记者见到刘玉军时,他正在家里给5名学生辅导。夕阳下,农村的院落里,笔尖落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格外清晰,宁静的画面令人感动。

  这几个孩子都是本村的,只有那个丫头是别村的。他们是留守儿童,一年见不着父母几次,基本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放暑假了,我没什么事,就让他们来家里学习,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问我。记者进屋刚找个凳子坐下,刘玉军就开始介绍起孩子们的情况。

  看到记者来,孩子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两名陌生的叔叔阿姨。你们觉得刘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啊?你们喜欢刘老师吗?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响亮回答喜欢,最爱刘老师3年级的王强小朋友告诉记者,刘老师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,越调皮的同学越喜欢刘老师,他经常和大家谈心。有时候大家看刘老师身体不好,同学们很心疼他,都抢着擦黑板,打扫卫生。我们班的成绩也挺好,拿过全省第二名……”见孩子停不下话匣子,刘老师微笑着用手示意停下。

  我身体不好,不能走太多路,所以我总是在班里一坐就不想动弹,这样和学生就接触的时间就多。刘玉军笑着说,他就愿意和调皮的孩子拉呱聊天,这些孩子也愿意给他说心里话。

  没有秘诀,有的只是一颗爱教学、爱孩子的心。你或许认为刘玉军只是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普通乡村教师。如果你了解他30年的从教经历,你就会被这样一位老师身上折射出的品质深深地打动。

出院就回到讲台 踩着凳子板书

  1985年,刘玉军高中毕业后,镇里招收民办教师,村支书动员他参军,父母也希望他能到部队去锻炼锻炼。但是,刘玉军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。从那天起,备课、上课、改作业成了他的生活三部曲。

  1990年冬天,正在上课的刘玉军突然感到腰背疼痛、脖子僵直,请假到医院检查,结果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。他从资料上了解到,这种病除不了根,患此病的人被称为活着的僵尸。当时犹如晴天霹雳,刘玉军接受不了这个现实,在家人、同事的关心下他的心情才慢慢平静。医生建议他休息,校长给他放假,待病好后再工作。可他心里放不下学生们,更不忍心放弃他所追求的事业。不行!一定要坚强。他想到了边吃药边上课的办法,他每天坚持备课、上课、批改作业、辅导学生。

  最后,刘玉军连走路都很困难,他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不得不住院治疗。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,他的病情有了一定的好转,终于能够下地行走,但仍留了下后遗症,抬不起头,直不起腰,导致身体佝偻,弯腰驼背,像个木偶人,被称为罗锅老师

  我真的放心不下孩子。刚刚出院的刘玉军迫不急待地踏上讲台,想尽快弥补孩子们落下的课程。上课的时候,他够不到黑板,就踩着凳子板书;需要转头时他不得不转动整个身子,累了就扶着黑板,站在那儿休息一会。有时尽管天气不热,但他的汗水却哗哗地流,学生们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就默默地在讲台上放了一个凳子。

“这辈子能当一名老师值了”

  天有不测风云。20076月,一贫如洗的他又被查出双侧股骨头坏死,因为长期看病吃药,实在没钱进行股骨头置换,他只好选择保守治疗。201310月,刘玉军在大家的帮助下,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。很多他教过的学生闻讯赶到医院看他,令他激动万分,他拉着到病房来看望他的学生感动地说,看到你们的一片真诚,不论能活多久,这辈子真的值了……”

  这些年,孩子一直是刘玉军最牵肠挂肚的事。因为身处农村小学,很多家长外出打工,留守儿童是一大问题。刘玉军经常对孩子嘘寒问暖,给他们拿吃的,买喝的,给需要的孩子添置学习用品。

  班里有个孩子叫李家兴,他家庭困难,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日常跟年迈的奶奶生活,孩子的家离学校有四里多路,平常都是走着上学。有一次,孩子在校突然发烧,刘玉军不顾自己身体不便,用电动车带着孩子到卫生室诊治,看到孩子病情减轻,刘玉军才感到身子发颤,头冒冷汗,似乎忘记自己是个强直性脊柱炎患者。即使这样,刘玉军还是等孩子打完针,又把他送回家中。回到家,刘玉军已精疲力尽。

  尽管他自己的家庭困难,但想到有的学生家庭更困难时,他还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这些失学的孩子。班里有个叫王强强的男孩,父母离异,跟着爷爷生活,家庭十分困难。这个孩子数次因为家庭贫困想要辍学,刘玉军硬把他留下了,自己拿钱资助王强强。王强强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,每次考试都居班级前三名。看到王强强能在教室里安然学习,刘玉军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。

  这样的事情好多好多,究竟有多少孩子得到了救助,刘玉军自己也说不清楚。我对学校和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,我不愿离开学校和学生,能为学生和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我感到非常快乐。刘玉军认真地说,只要身体允许,他会一直坚持到最后。

 

袁秀兰:“狠心妈妈”温柔给了学生

 

见到袁秀兰的那一天,气温超过了35度,太阳炙烤着大地,连空气里的风都是热乎乎的。即使热成这样,袁秀兰依然穿着长裤,更不敢吹风扇。11年前她因病摘除了左肾,这些都是当年手术留下的病根。

  55岁的袁秀兰,扎根山村学校的讲台已经36年。与很多乡村教师一样,身材瘦小,但神情坚定。曾经,她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,狠心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锁在家里;曾经,她因病摘除左肾,却在休息一个月后又毅然踏上讲台;曾经,她冒着大雨回学校关窗户,却从此落下了寒症……曾经的曾经,在袁秀兰眼里,一路辛苦却也一路收获着幸福。她说如果人生能够重来,她还是会坚定地选择三尺讲台。

为上课她狠心把儿女锁家里

  1960年,袁秀兰出生在兰陵县下村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。虽然是个女孩子,但明白事理的父母还是坚持把她送到了学校读书认字。高中毕业时,她幸运地赶上了全国恢复高考,然而那一年因为发挥不佳,她落榜了。

  因为家里穷,父母再也无力供她复读,袁秀兰只能回到村里,帮助管理棉田。第二年春天,因为小学缺老师,乡里专门组织了一次招考,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考试。让她没想到的是,从村里小学考完试还没走到家门口,村里不少人便开始喊她“小老师”。原来,在参加考试的20多个高中生里,袁秀兰取得了第一名,从那以后,她的人生便深深扎根在三尺讲台上。

  “一个星期后,乡里就通知我去上课了。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,压力很大。”为了尽快进入角色,袁秀兰在别的教师上课的时候,就偷偷躲在教室后面听,还会翻看老教师的教案。就这样通过一点点学习,她逐渐摸索出当老师的门道。第二年,她所教的40多个学生全部通过考试升入五年级,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,为此村里还专门用广播传达了这一喜讯。

  1988年,在女儿3岁时,经过多次申请袁秀兰才调到了离家更近的张庄小学。5年后,儿子出生,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变得更大,丈夫不得不长年在外打工,家里的重担一下落到了袁秀兰的肩上。

  “那时婆婆身体也不好,根本没法帮我照看孩子,所以我一边上课,一边照看孩子。实在顾不过来的时候,只能一早把两个孩子反锁在家里,一直到中午才能再回来看看。”那段时间,邻居们经常能听见孩子们站在大门里面,一边大哭一边拍打大门的声音。

  后来,为了孩子安全,袁秀兰把孩子托付给了住在学校门口的两位老人,一托付就是10年。回想起那段艰苦的日子,袁秀兰眼里闪烁着泪光。

积劳成疾她失去了左肾

  因为教学成绩出色,袁秀兰的课成了学校里的“样板”,只要乡里有讲课比赛或者检查,她都会代表学校出场。一次袁秀兰接到领导安排的听课任务,本打算放学后好好备课,却没料到儿子晚上发起高烧,一直折腾到深夜11点。在孩子们都睡着后,她才终于安下心来准备第二天的听课,没成想因为怕耽误第二天的听课,一晚的急火攻心,让原本瘦弱的她突然上吐下泻。半夜时分,她只好敲开了邻居家的门,把孩子安顿好后,自己扶着墙,步履蹒跚地走到了村里的卫生室。

  “医生看我病成这样,很惊讶我是怎么从家里走过来的,他说我得的是霍乱,需要输液治疗。”在病床上躺倒后,袁秀兰再也支撑不住,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。第二天早上10点多,她醒来后看到学校领导坐在跟前,赶忙问“我是不是耽误听课了?”看到她如此敬业,在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。

 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,加上饮食、作息不规律,1994年袁秀兰被查出左肾结石。为了不影响上课,她忍着疼痛坚持药物治疗。但是久而久之,她的左肾开始出现严重积水,到了2004年,肾脏就已全部坏死,不得不摘除。医生建议手术后至少要休息半年时间,但在暑假开学后,她却主动回到了学校。此时她身上的刀口还没有愈合,每工作一会,她都会累得腰酸背痛,实在坚持不住,就抵在讲桌上,靠在椅子上,减轻一下痛苦。

  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,天空突然阴沉了起来,因为担心学校教室的门窗没有关好,回到家的袁秀兰又匆匆赶回学校,然而走到半路瓢泼大雨便倾泻而下,看到浑身湿透的她出现在学校里,值班的门卫也忍不住埋怨她,“这么大雨你怎么还来啊,门窗我都关好了。”因为这场雨,袁秀兰从此落下了怕冷、怕寒的病根,经历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,即使再热的天气,她都不敢吹风扇、吃西瓜。

“狠心妈妈”把温柔都给了学生

  摘除了一个肾的袁秀兰,还需要每天坚持吃药,十几年来,她吃的药可以用斗量,用筐装,尝尽了药苦,闻不到饭香。40多岁的她牙齿就全部掉光,现在仍每时每刻忍受病痛折磨,丈夫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埋怨道:“咱请假吧,哪怕是少给点工资,我单靠种地也能养活你。”学校领导见她备受艰辛,实在不忍心,也劝她说:“袁老师啊,实在不能坚持你就请病假吧!”

  然而,对自己“狠心”的袁秀兰心里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,“每天跟孩子们一起,感觉自己不像个病人,浑身充满了力量。”就这样,“狠女人”袁秀兰把一生的温柔都给了那些可爱的学生。也正因如此,直到现在很多学生在毕业多年后,仍然记挂着这位和蔼温柔的袁老师。

  今年的高考中,刘春厚以总分665分的成绩,夺得了兰陵县理科第一名。当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时,问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时,他不假思索地就说出了袁秀兰的名字。“袁老师虽然身体不太好,但上课非常认真,对待我们也很有耐心,我现在取得这样的成绩,是因为从小学就打下了基础,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,而这些与袁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。”

  在袁秀兰的办公桌抽屉里,有一个伴随她几十年的针线包,学生的扣子掉了,她给钉;鞋带断了她给换;衣服挣了口子,她给缝。在她的教学生涯中,一名叫任浩的学生,从小因尾骨突出做了切除手术,不慎留下了大小便阵发性失禁的病根。尽管袁秀兰让他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座位上,并告诉他说,你只要有大小便可以不打报告随时上厕所。但他有时还拉尿在裤子里,一脸的无奈和尴尬。孩子也知道痛苦和害羞啊!袁秀兰没有嫌弃他,把自家孩子的衣服带到学校,每逢那个学生把裤子弄脏了,就让他换下来给他洗净晾干。有一次,这个孩子看见袁秀兰给他洗干净衣服,眼含泪水说:“老师啊,我爸妈常年在外打工,我好久没有喊过妈妈了,让我喊你声妈妈吧!”当时袁秀兰把他搂在怀里说:“孩子啊,老天让你忍受这样的折磨,我心也如刀割啊!”

  今年3月18日,袁秀兰领到了退休证,理所当然的该正式离岗休息了,她从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和愉快。然而一想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,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,她的内心就充满了歉疚和无奈,好像她是一个犯错的孩子。

“我要坚持把自己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教到毕业再休息。”袁秀兰向校长提出了申请。学校领导心疼地说:“袁老师,你的身体一直不好,怎么就这么傻呀?别人都想着早退休,你怎么偏偏退休了还不离岗?”“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,我无怨无悔。只要身体尚可,暑假后,如果学校需要的话,我随时听从学校的召唤,我愿一如既往的耕耘在这片心爱的热土上。”袁秀兰坚定地说。